第40回: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2頁/共4頁]
樊子蓋的話裡有真有假,唬的梁國官員大驚失容,唏噓不已,二王爺蕭瓛年青易唬,但老皇叔蕭岩卻毫不驚奇,起家問道:“即使大隋擁兵百萬,但有長江通途隔絕南北,北方人不風俗水戰,遐想前輩,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哪個不是江南人以少勝多,擊得勝方,樊大人在此虛張陣容,隻是牛皮罷了!”
一起顛簸,來到潼關。蕭岑闊彆荊江,初到關中,瞭望如此雄關,心中暗自稱絕,這高關險隘,正如唐朝韓愈詩曰:
隋臣樊子蓋奉旨出使,照顧蕭珺的親筆手劄,乘船南下直抵江陵,拜見了梁後主蕭琮。大隋頻繁派使者南下,這讓二王爺蕭瓛大為不安,便來到安平王蕭岩府上。
高熲接過了這封奏疏,看了一下,言道:“恕臣直言,自古以來亡國之君,多不得善終,蕭家宗室是擔憂一旦大隋兼併梁國,他們也重蹈覆轍。以是梁國便想聯和陳國,抵當大隋,以求夾縫儲存。”
蕭瓛愁眉苦臉,一擺手說:“皇叔彆提了,前次兵艦撞沉三艘官船,愣是讓蕭珺這小妖精逃過一劫。”
隋文帝楊堅得了江陵樊子蓋來的手劄,便把高熲、蘇威二相一同召入宮裡,兩位宰相各坐一旁,楊堅從龍書案上拿起一封手劄,說道:“這封奏疏是樊子蓋幾日前寫給朕的,他要求朝廷先征召德高望重的梁國貴戚,換得信賴,梁主纔可放心歸順。”
自從晉王妃蕭珺返回大隋,安平王蕭岩一向覺得蕭珺已死,隋梁遲早反目成仇,梁陳聯盟的日子即將到來。冇想到二王爺蕭瓛又慌鎮靜張來到府上,蕭岩內心迷惑,問道:“侄兒如此倉猝,有何急事?”
樊子蓋聽得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喜道:“哎呀,若非七王爺提示,下官定要遲誤了大事。”
樊子蓋道:“梁國先帝蕭巋遺言,便是完成中原一統,梁國若不歸順怎能算作一統?高麗、靺鞨、契丹、突厥可做藩屬,那是外族異種,風俗民風分歧中原,但江陵百姓與中原子民同種本家,豈能當作藩屬。”
“不知梁國德高望重之輩,何人可選?”
說著蕭岩就肝火沖沖要起家,蕭瓛趕快勸住說:“叔父先彆起火,這去晚啦,皇上已經召見了樊子蓋。”
蕭琮言道:“大隋皇上可否先招梁國德高望重的老臣,到隋朝任要職,一年以後,再召梁主歸順,如許一來,信賴倍增,梁國人才氣放心歸附。”
樊子蓋回到驛館,也頗感時勢艱钜,獨坐院中石凳上,可貴偷閒,覺著蕭氏皇族當中,顧忌頗多,若不想個萬全之策,難以壓服。瞻仰夜幕,隻要孤月映空,正在愁眉不展之時,忽見一個下人來報:“七王爺蕭瑒求見。”
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四扇開。
樊子蓋一聽,這到是個彆例,說道:“蕭珺已是晉王妃,蕭瑀已在大隋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