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隨意用念[第1頁/共6頁]
對應修學,各依宿緣,至於現在,修學呼應與否,呼應幾分,亦大家自緣行動,隨緣而修,非大家皆能對應修真,或身心根器居有為三品,而緣法繫有為三品,如是對應而修,則難成績,而緣係如此,隨緣而修,道緣自深,至於將來,必得呼應,其他諸根器修法者,亦複如是,是故交間修真者無量,得道者寥寥,非諸法有不對,亦非修士不對,緣法不呼應,不能成諸法,另有緣法對應,根品不呼應,雖得法,而修不能成績,另有根品呼應,而緣法不成熟,雖苦修,亦不能成績。
仙道修法,為中華本土統統,故華人多愛仙學,仙道修法,性命二說,涵養性命有二類彆離,有為中性為心性,命為身材地點命元,至於歸元,性命一體,起乎有為,發其有為,將有歸無,以無禦有,有無同體,此乃有為係金丹仙道,所得成績,人仙、地仙、神仙,至於天仙,人間不言。
人國之事,王臣所為,匹夫之輩,尊道守德便是助益天下之事,修真之士,方外之人,閒雲之心,野鶴之意,尊六合之法而隨陰陽之變,不識江山之主,不認六合法度,寄情於道,托形於德,道化則有情,德聚則無形,遵六合共法而自法成績,守人間共德而自德建立,品德之事,豈在自我?道在乎道,德在乎德,自我便是自我,道化為德,德聚為我,我不失德,則是合道,若失德者,豈為品德哉!
比方一天下內,便有此天下共鳴之法則,如是便名共性,至於各國,乃自有法度,便名本性,一國以內,乃有共法,至於各族,亦有自法,如是便名共法、彆離法。
所謂形神安止,即名靜定境地,亦名三昧境地,此是修真之士所用言語,若人不學知識而善涵養,此中統統境地,皆當自俱,所謂粗細境地不同,亦當瞭然,纖毫之差,亦當明儘,起修之行,漸次促進,常當回看,乃能夠自正修行,若不回看初行之路,必不能於將來正行正入,纖毫差失,不為全明。
至於菩提道中彆離修行,乃有六波羅蜜行,所謂持戒、忍辱、佈施、禪定、精進、般若,此六行中,世人多重禪定與佈施,至於持戒,則難行動,至於精進,恐複難行,至於忍辱,恐是罕見,般若者,聰明也,總攝前次五種行動,若五種行動無般若,則如人有五根而無第六意根。
有為之法,修命體之精英成真元之胎嬰,以無形之神性,化有相之仙體,此中藥物火候之法,龐大難敘,非仙師不敷以教人,無真師不能成績,是故有言:命靠師傳。即此係修為之特性,而此係修為,因聚胎嬰,故有神異,心誌不佳者,易落傍門,或墮邪修,傳法之師,不免天譴,是故上師皆以修法導引弟子涵養德行,此法難學而易成,不成誇耀,恐失初心。
眾聖非不知人間罪孽事,非不有人間罪孽行,眾聖以聖德而永舍罪孽,不再犯失,恒住大德無量表情,能捨罪人所難捨,能作罪人所難作,舍諸痛恨,作諸善德,心了聰明,和光同塵,不驕不躁,穩定不搖,行諸世法以和絃,此天下,他天下,此國,他國,此族,他族,善以中和之弦,鼓奏品德之音,助益人間,如日如月,比方東風,萬物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