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答疑略記[第2頁/共4頁]
問:何謂適誌?
答:若能誠意靜坐,安止身心,思慮歸靜,安然穩定,當時則神明安閒,神明溫馨而心君明達,意根朗但是照五元,心君居主,四臣得天德真水灌溉,天然歸心,因而五氣歸元,名為安神聚靈魂。
頌:
靜定之法,亦有不同,南宗北宗,雖底子精義無彆,而法相有彆,至於後代,乃有東西南北中等家數,一派一法,非可同修,便是道靜,亦難同修,何況道、禪?
說當下時無當下,當下演變三世夢。
――
心口如一,易知難行。
問:此說,類於佛性……
所謂明心見性,乃禪宗之說,彆宗所說見性,實與禪宗所說,相差甚遠,統統算數比方,不能比量差異。南宗亦有慧光之說,彼等亦說慧眼,彼等慧眼,乃內觀見象之靈眼,門頭光影圓光現罷了,與菩提道所說慧眼天差地彆。
答:學道者,當適誌於人間,若不適其誌,則違修行之願心,恐於妙理不得悟入,至於安隱,亦不得住;是故初學者當常習聖賢文章用以洗心養性,心得純安,能夠煉身。
於大陰暗,當取少光而行,若突然見日,目則盲矣,尚不見路,何故前行?是故以漸淨之法而修身心,亦為善道。
若以心機學問,當常做思惟,常觀常照,常覺自心所想,乃有些微定性,以其定效能夠攝想,如是名為除心機病,而實此法,不除病根;彼等學問者,以其思惟心識而成見地,恒持此意,乃定性,定性識心,名為放心,彼等以此二定矜持自心,彷彿常心,而實自芥蒂性猶在,彼等以定性在,故不犯病。
夢便是明顯即夢,夢中自明顯自夢。
自知自心有病,精進取法修行,自愈自病,至於無病,便是美滿,故名心無所求而能精進。
若彼學問者以此法為人解芥蒂,一不解根,二恐誤導,三者自大,若能善修其德,尚能夠善終,蓋因彼等不信因果,自說因果,不信存亡輪轉,妄言之罪,罪在其心,心認短識,說為真本,謬之深也。
答:應向大德聖賢,疇昔以來統統你自發靠近者,有師門者,宜向祖師行懺悔。
答:修道之人,欲越無明之困,修行身心,其將離困時,則如人在水,欲離水時,頓時沉重,此乃脫困之後果,水性之黏纏,亦是魔來拉扯,故當持心謹慎,精進而出,若心退轉,頓回水中,又覺輕鬆,而實非無困。
善惡皆汝身,但有取與行,
問:敢問如何“安神聚靈魂”?
目光須長遠,勿迷於麵前,
若於順境中,莫沉墮安閒,
若常滿足,便是無求,以此養心,身便歸道。
把握陰陽法,一性即一心。
―
身身相輪轉,心依性聚身。
―
陽心純真,專性靈靜,若人幼年時不能涵養陽心純真,陰心便漸入主位,諸欲漸增;陰心性劣而好粉飾過罪,不樂有為;心尚如此,何況四臣,四臣之陽亦被陽性所亂,恣情於欲,不尊天心,如是本身必病,心亦惑亂;四臣不得天真神性滋養,而受陰心之指令,是故世人多沉迷爭鬥鄉中,執迷不悟,離道失德;履踐天光,呼吸育清,不但於身,亦用於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