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圓周幾何[第1頁/共4頁]
不過團體而言,這年代冊本的本錢尚高(即便中原地區已經提高了用紙,印刷作坊亦層出不窮),知識的提高麵不廣,即便單家庶族,那也是家裡有幾十上百畝地的,不然哪來的餘錢購書、進學?所謂貧寒士人,隻是說在讀書人中間算比較窮的罷了,相對而言而非絕對而言。
孔子曾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但是說到了,顏回畢竟屬於仆從主階層,起碼另有“一簞食”能夠填飽肚子,若然百姓,就連鼓吹“有教無類”的孔老夫子也一定惜得收他為徒。
陳紵一樣窩在郡校中刻苦攻讀。隻要馬夏、馬齊二人,少年人可貴來趟郡城,不免結伴遨遊,城外名勝、古蹟,城內食肆、女閭,無不涉足。
判卷速率倒是出乎料想地快,估計郡府本身也不想篩掉太多士人,翌日便出了成果,僅僅刷落十六名罷了。絕大多數招考者都算是獲得了前去洛陽的資格——很遺憾的,馬夏馬德華也在黜落之列。
先抵渭水,有事前籌辦好的船隻,把考生們全都轟上船,經槐裡而入關中,次一站是長陵,然後陽陵——關中、馮翊二郡由此東去,即以渭水為界。隨即一口氣直放鄭縣,鄭縣以東水道盤曲,不便行舟,因此安排考生們先在城外安住兩日,暫洗風塵,也好等等前麵陸路過來的行李。馬齊還想進城去玩耍,隻可惜馬夏已然被黜返鄉,他孤身一人,也無朋友,這玩耍起來未免孤清,且又有些可駭。因而好說歹說,連拉帶扯,才終究說動陳紵、馬鈞二人放下一天書籍,跟他進城去吃頓好的。
甚麼,你說你都冇有充足的川資從鄉間走到縣城,再走到郡治?如此是真赤貧也,還是誠懇歸去種地吧,上流社會非為汝所設也,你也壓根兒就混不出來。以這年代低出產力和小當局的狀況,國度是底子冇有財力提高甚麼九年製任務教誨的。
隻是此中很多知識,他或者記不大清楚了,或者知其但是不知其以是然,不過冇有乾係,計算和論證這類費事事兒,全都交給來賓們去做就好了嘛——其弟子諸葛孔明也在相乾天文、數算和工程方麵。支出了相稱大的辛苦。
他是還冇有瞧過《物理初言》的第四卷,不然估計會給出“約三十九步五分步之二”(39又2/5)的第三個答案出來,因為是宏輔破天荒地,並且底子不給計算過程,就直接亮出了全新的圓周率,竟然達到小數點前麵第十位!本來他一理科生是對數字很不敏感的,底子不成能背出圓周率來,但他對中文敏感啊,前一世小時候曾經背過兩句順口溜,為:“山顛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3.1415926535)。”恰好到第十位。
要等數十年後,數學家劉徽才利用“割圓術”,推算到小數點後第四位(3.1416),然後南朝祖沖之切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在全天下保持了八百年的搶先職位。以是這年代,是底子不成能有人曉得比較邃密地計算圓周的體例的,就算是宏輔給出了小數點後十位的答案,倒推歸去也冇人能夠辦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