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君子謙謙方可欺 小人慼慼忙算計[第1頁/共3頁]
宿元景心慌不已,倉猝道:“若她真反,成了第二個夏國,如之何如?”張叔夜歎口氣道:“不過她在很多場合都立過誓詞,直說她受了朝廷招安,除非朝廷背棄,不然她是不會主動自主,都曾當著軍民之前,折箭為誓,我看她倒不像是主動背反朝廷的人,但就隻怕朝中奸臣將來逼迫之下,難保她不會像夏國普通自主。”
宿元景走後,公孫勝皺眉道:“主公,這般一來,我山東路便要多耗很多賦稅出來,燕京那邊一旦允可策應百姓出城來,隻怕不下十萬軍民會離城而來啊。”
三娘笑道:“另有我們先將軍馬留在這裡,也算是尊了朝廷旨意。”公孫勝卻皺眉道:“但這朝廷旨意不懷美意,看來便是想教我軍先同遼軍廝殺,童貫來了後便可摘桃子,一來減弱我們,二來也是先減弱遼人,如果朝廷催促我們出兵攻打遼人,又該如何是好呢?”(未完待續。)
宿元景聞言瞪大眼睛呆了半晌,方纔歎口氣道:“不愧是忠義分身的巾幗女傑,恁的有義氣,便連平常商民也不肯放棄,難怪山東路內軍馬隻知她而不知有朝廷啊。”
張叔夜道:“恩相有所不知,這三年來,山東路多有商民北上與遼人商貿互市,便以燕京逗留的商民最多,這趟燕山遼將郭藥師俄然降金,金軍長驅南下,很多商民都不及南返,被困在燕都城內,動靜傳來,三娘子便力主出兵北上策應商民南下,她此趟出兵是為了去救山東路的商民,而不是去和遼軍或金軍為敵。三娘子曾說,便是她治下的軍民,非論何人,皆是她的任務。”
因而乎,宿元景接了朝廷官家旨意後,便星夜趕往山東濟州府傳旨,卻不想到了那邊撲了個空,歡迎宿元景的張叔夜直說扈三娘已經領軍出海北上燕京去了。
楊庭和到了內艙,見得三娘、公孫勝等人正在歡迎一名朝廷大臣,見禮後相互引見了,方知是當初招安梁山的宿太尉,楊庭和也聽聞過宿太尉的君子風采,倒也極其恭敬。
宿元景聞言歎口氣道:“自古交兵,苦的都是百姓,這燕都城內百姓實在多還是我漢人,隻因當年石敬瑭無恥獻了燕雲十六州,他們才成了遼國百姓,現在能多救一個便是一個,這般也好。”
公孫勝沉吟道:“主公想得更加深遠,若然我們這趟多收留了北地災黎,名譽必然遠播北地,將來北伐定然也是一呼百應。並且北地南下的多是婦孺,南下的女子可與我們那邊男人婚配,孩子長大後便是勞力、兵力,便是一舉兩得之策。”
聞得扈三孃親身領軍北征,宿元景又驚又喜,喜的是朝廷旨意還冇下,這三娘目光靈敏,已經想到提早北征,錯有錯著,驚的是三娘這般私行出兵,涓滴冇將朝廷法度放在眼裡,要曉得在冇有朝廷旨意之前,遼國還是盟約之國,她就這般北上,也不怕激發兩邦交兵開戰?
跟著三娘又道:“楊將軍歸去傳令,教林元帥斥地一部分營地出來,先安設燕京出來的百姓,燕京那邊再有軍民百姓要來的,非論多少,一併接出來安設,我們這裡安排海船來往運送,都接回山東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