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黃帝內經 - 第89章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

第89章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第1頁/共3頁]

黃帝曰:刺之有道乎?

岐伯答曰:胃合於三裡,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心,膽合入於陽陵泉。

膽病者,善慨氣,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岐伯答曰:麵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豎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

黃帝曰:此故傷其臟乎?

黃帝曰:高低有度乎?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心。

黃帝曰:滎輸與合,各馳名乎?

黃帝曰:合各馳名乎?

岐伯答曰:此陽脈之彆入於內,屬於腑者也。

黃帝曰:邪當中人臟,何如?

黃帝曰:餘聞五臟六腑之氣,滎輸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願聞其故。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以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餘願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何如?

肺脈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瘺、偏風,頭以下汗出不成止。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見日光。小甚為泄,藐小為消癉。滑甚為息賁上氣,微滑為高低出血。澀甚為嘔血;微澀為鼠瘺,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堪其上,其應善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

黃帝問於岐伯曰:邪氣當中人也,何如?

黃帝曰:叨教脈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形何如?

黃帝曰:善哉。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何如?

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

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麵。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麵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此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以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

岐伯答曰: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

黃帝曰:此中於陰何如?

岐伯曰:愁憂驚駭則悲傷。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內;如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有所擊仆,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分,汗出浴水,則傷腎。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月垂月垂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為洞泄,藐小為消癉。滑甚為癃潰;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澀甚為大癰,微澀為不月沉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