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郝經的道理 第二更,求月票[第3頁/共3頁]
因此他們倆人竟然一時無語。
至於國度也是一樣的事理。一國當中,總有凹凸貴賤,便是南朝之人,不也有三六九等?有些人出身官宦人家,呱呱墜地就得蔭補仕進,有些人出身費事農家,整天勞作還缺衣少食。莫非卑賤費事之民就不要忠君愛國了?就該揭竿叛逆,行陳勝吳廣之事了?”
但是這位北地名儒郝經的詩詞工夫,倒是連留夢炎如許的南朝詩詞大師都忍不住要叫一聲好的。
陸秀夫聽郝經操琴唱詩的時候點頭晃腦,彷彿沉浸於中,現在展開眼睛。倒是一歎:“吾曾聽人言,現在的北地已經是十丐九儒,孔子、孟子之學早已掃地,如郝學士如許的夙儒。當是鳳毛麟角吧?”
李庭芝本來一向冇有說話,嘴角一向彎著,說不出的陰沉,聽著這位北地大儒的話,他隻是嗤的一笑:“便是得了保舉也是三等漢,不過是蒙古的奴婢,何足稱道?”
這事理說得很正,言之鑿鑿。一樣的理,張弘範也有一肚子,不過在轟隆水軍的洗腦大營裡可不敢胡說,要不然籌辦被人活活剝皮!但是郝經現在是蒙古使臣的身份,自能夠放心大膽的放毒。
一首五言律詩吟唱結束,琴聲也嘎但是止,郝經神采淡淡的,悄悄點頭請安。
陳德興抬出的是民族,郝經則用國度回敬。大蒙古海內的漢族該當忠於大蒙古,大蒙古是國,忽必烈是君父,愛國忠君乃是天經地義。至於大蒙古海內漢族人的三等人職位,則是不該該計算的。因為國度君父是高於群眾的,群眾應當為國儘忠,為君效力,而不是和國度君父講前提講報酬。在郝經的事理內裡,北地漢人都是大蒙古國之民,理所該當儘忠大蒙古國,儘忠忽必烈大汗。
啪一聲,倒是陸秀夫忍無可忍拍了桌子:“郝學士欲使普天下漢人永為三等漢嗎?”
李庭芝他們前來,名義上是來恭賀忽必烈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的――這個大汗當然是不法的,阿裡不哥稍後也會在和林根據蒙古祖製召開庫裡台大會出任大汗。蒙古內戰,將在南北兩個大汗之間展開!
至於陳德興的那一套極度大漢族主義的實際,李庭芝和留夢炎固然曉得,但也不覺得然,底子不成能拿這類粗鄙不堪的事理去和郝經辯論了。
“郝學士的琴好詞更好,如果生在大宋,大抵早就東華門外唱名成為吾輩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