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 求月票[第1頁/共3頁]
“行!就這麼辦!”掌櫃們冇有思慮太久,全都點頭應允。既然冇有風險,這就是一筆好買賣了。比較蒲壽庚給出的利錢是相稱高的,五分利是一個月五分,一年就是六成。相稱於60%的年利率!幾近能夠夠得上高利貸的標準了。
當然,這份字據不是蒲壽庚簽的。而是金穀行和靈隱寺創辦的雲林金銀鋪訂立的遲約抵押告貸字據。不過上麵擺設的前提,卻和蒲壽庚簽訂的字據完整一樣。
蒲壽庚笑了笑。又道:“可如果遲約在抵押期間大幅上升呢?現在市道上都已經高看到300貫、400貫了……”
“總管,我們甚麼時候拋?”鄧秋忠抬高聲音問。
如果在宋朝開個甚麼銀裡手年會,與會的必定不是洋裝革履的海歸精英,而是披著法衣,腦袋光光的和尚eo。以是陳德興把本身創辦的銀行掛在天玄門名下,也是因為這個期間的常例。
他曉得這些錢莊為甚麼要給存款金額設上限,不是因為驚駭風險,而是真的冇有充足的現錢週轉!
比擬之下,宋朝錢莊的氣力和背景就差一些了。在宋朝,錢莊的背景老闆多數是寺院和道觀!
“五百五十貫啊!”鄧秋忠難以置信的吸了口氣。現在他手中有一萬一千張遲約,遵循這個代價就是五百六十五萬貫!
冇錯,就是這些削髮人!宋朝的和尚、羽士可比後代21世紀的和尚、羽士牛逼多了,人家還兼任著銀裡手的角色。
就算是一比一的融資,在場的幾個掌櫃,都彷彿有些躊躇。固然江南的錢莊業早就開端給遲約炒作供應融資了。但那都是“小額”融資,不過是幾千貫、幾萬貫的抵押存款,可冇有一筆上百萬貫的大買賣。
他停頓了一下,從案幾上取過一張紙條,遞給了鄧秋忠,道:“這是劉明經讓人送來的,本來是裝在蠟丸內裡的。你看看吧。”
此中一個掌櫃迷惑道:“上升了又如何?難不成蒲官人(蒲壽庚也是官,大元的官)想多借些錢?”
蒲壽庚彷彿早就猜到了他們的心機,臉上不動聲色,卻道:“遲約的代價竄改的確很大。不如如許吧,在假貸的字據上寫好了,隻要遲約成交價跌破150貫,你們當即便能夠把抵押在你們手中的遲約兜售變現,取回你們的本金和應得之利錢。再把多餘部分還給我就行了。如何?”
“恰是如此!”蒲壽庚道。“不如你們給個告貸的額子吧,遵循遲約時價的五成計算如何?如果遲約上漲到300貫就押150貫。400貫就押200貫……當然,也不是蒲某必然會借,隻是一個額子,蒲某如果需求用錢,便到各位的鋪子上去支取。至於利錢,也按五分,按日計算。”
鄧秋忠一歎,“此次真不知有多少人要虧死了!”
不過和尚eo是不會來豐樂樓見蒲家兄弟的,大和尚們另有唸佛燒香,並且貿易方麵的信貸比較龐大,不是和尚們能弄清楚的。以是就會收編一些商營的錢莊。讓它們充當代理去和販子打交道。
“對,就是一倍半。如果以300貫計算,跌破225貫便能夠兜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