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 求月票[第2頁/共3頁]
鄧秋忠一怔,“那些和我們聯手的米商也不說?”
2比1的質押存款,遲約代價跌破抵押金額的一倍半就能強迫平倉。如許的前提,錢莊彷彿是冇有一點風險的。
不過危急是傷害,同時又是機遇。由寺廟把持的南宋金融格式如果不突破,如天道莊如許的新式銀行,是不成能敏捷生長起來的。
就在蒲壽庚和幾個錢莊掌櫃談妥遲約抵押存款後的第五天,一份標準的遲約抵押字據,就被鄧秋忠帶到了齊福堆棧,交給了天道莊大總管屈華傑。
蒲壽庚笑了笑。又道:“可如果遲約在抵押期間大幅上升呢?現在市道上都已經高看到300貫、400貫了……”
但就算是經曆老道的錢莊掌櫃,對於“遲約”這類金融衍生品也是一知半解,在大筆放款的時候,還是非常躊躇的。
的確富可敵國!
說句至心話,蒲壽庚這個很能夠是13世紀最大的奸商實在也不算太奸。代價200萬貫的遲約隻敢想質押出100萬貫現錢。因為此時的錢莊冇法監控蒲壽庚的“證券資金賬戶”,以是如許的質押融資比例,約莫相稱於後代一比一的融資。那種一比3、一比四,乃至是一比五的配資,蒲壽庚是想都不敢想的,並且就算他提出,他麵前的這些錢莊掌櫃的,也不會承諾。
冇錯,就是這些削髮人!宋朝的和尚、羽士可比後代21世紀的和尚、羽士牛逼多了,人家還兼任著銀裡手的角色。
紙條隻要二指寬,上麵寫了幾個字:蒲月月朔,五百五十貫。明顯就是遲約見頂的日期和時候!
“那就好了。”屈瘦子抬眼看著鄧秋忠,“這話你聽著就行,不要到處亂傳。”
就算是一比一的融資,在場的幾個掌櫃,都彷彿有些躊躇。固然江南的錢莊業早就開端給遲約炒作供應融資了。但那都是“小額”融資,不過是幾千貫、幾萬貫的抵押存款,可冇有一筆上百萬貫的大買賣。
“不說!”屈瘦子道,“他們若真信天道,自會把錢轉入天道莊,若不信……虧死拉倒!”
並且天道莊置身遲約炒作以外,也讓它製止了一場大難,說不定還會因為彆人的大難而贏利。比及遲約暴跌以後,天道莊或許就是全部江南最有錢的錢莊了,到時候他們的飛錢的信譽可就真的起來了……
“五百五十貫啊!”鄧秋忠難以置信的吸了口氣。現在他手中有一萬一千張遲約,遵循這個代價就是五百六十五萬貫!
“能夠,就照此定立字據……不過我們這些錢莊本金有限,假貸的額子還需有個上限。不如就遵循初始的假貸額子更加吧。”
他曉得這些錢莊為甚麼要給存款金額設上限,不是因為驚駭風險,而是真的冇有充足的現錢週轉!
當然,這份字據不是蒲壽庚簽的。而是金穀行和靈隱寺創辦的雲林金銀鋪訂立的遲約抵押告貸字據。不過上麵擺設的前提,卻和蒲壽庚簽訂的字據完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