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清山變 - 第118節 得道多助(3)

第118節 得道多助(3)[第1頁/共3頁]

而規定、寫瞭然鹽引銷地的文書,就叫綱冊。一共有十本。此中九本銷現引(就是本年產的鹽),一本是銷積引。

“安麓村是個很有才的人,並且精於觀賞,保藏極富。著有一部《墨緣彙觀錄》,所著錄的前人銘記,無不成為他的家藏,和他比較起來,其他的那些鹽商就很不堪一提了。”

“您是說這雨水吧?實在是在這青石板下挖有長且深的暗溝。不要說是這等雨水,便是再大的雨,也全然不會淤積於路上的。”

“如何呢?”

“修一座園子就是破鈔再多,老是能夠看得見的,倒是那養護的用度,才真恰是個無底深淵。”

獲得陸建瀛的助力,劉炳章到了揚州,這裡是天下第一紙醉金迷之地,鹽商大富之名哄傳天下,未得親眼所見總為虛妄,本日到此,劉炳章真有歎爲觀止之感。

和他同來的是總督府派出來的兩個賣力鹽務的委員,一個姓周,一個姓王,體型都是相稱肥碩,看劉炳章如同鄉間人普通不解其故,心中好笑:“劉小兄但是心中迷惑?”

到了本朝,從入關定鼎中原開端,前朝的綱冊便取消了,接下來便是重新認購,並且清朝的鹽政在前明的根本上做了一番竄改。約莫是如許的:向來能夠占到引窩的鹽商,名叫業商,除了能夠到岸發賣,還能夠將鹽引出租。房錢按引計算,每一引便是一兩銀子。兩淮鹽引合計一百六十萬引,也就是一百六十萬兩銀子,這些錢就歸那十幾家有資格出租鹽引的商戶統統。

“那,可有鬥富之舉?”

“第二天上工以後傳聞午後仆人要宴客,司燭要遍點燭火,從太陽未落山開端,到入夜還冇有點齊。這還不算,燭火不能燃燒,一支兒臂粗的蠟燭將近點完,就要換一支新的上去,一日夜要點四支,一個園子裡的燭台上百支,照如許演算法,又該是有多少破鈔?”

“總之啊,這些人太多錢了,又好別緻,家中老是養著一群清客,旁的不管,隻是專門給他們動腦筋,挖空心機的替他們費錢。”周委員聽火伴說得差未幾了,撩起車簾向內裡看看,雨已經停了,而幾小我的目標地也離此不遠,接過火伴的話題,說道:“哦,前麵就是朵園了。”

“這些人錢是有很多,卻於風雅二字,全然不諧。鹽商買書畫,真假吵嘴辯白不出來,隻要馳名流題跋的就以為是好的;買古玩更加的好笑,凡是代價貴,而古玩上有殘破的,就以為是真品。也不曉得給那些門下的清客們騙去了多少銀子。幸虧是這些人有錢,也不大在乎。”

某一家有十萬鹽引,每年如此,年年如此,每一年就為子孫留下不勞而獲的十萬兩銀子進項。以是有‘憑一紙虛根,先正課而享巨例’之謂。

“是啊!”劉炳章多的是經濟治世之學,這等民風尚情他知曉得確是未幾,非常恭敬的拱拱手:“王老兄,周老兄,揚州此地,劉某還是第一次來,這……”

鹽商豪奢是向來就有的,疇前明開端,有一個叫袁世振的人,官職是兩淮鹽法梳理道,提創‘綱法’,是仿唐朝長於理財的遺法加以改進而成。朝廷以售出鹽引來完成鹽課的支出。換句話說,鹽引就是完稅筆據,當然,是有指定的發賣地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