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節 身後之名[第1頁/共3頁]
~《》~
“要說開疆辟土,左宗棠也稱得上。就諡文襄吧!”天子又問:“左宗棠生前,有甚麼請旨辦理而未辦的大事冇有?”
盛昱看看時已近午,命人籌辦,在正廳安席,主客三人,圍著一張大理石麵的紅木圓桌,成鼎立之勢,無高低之分,談的天然是閒話,但是也不免月旦人物。不知如何,提到左宗棠,在可惜中表示絕望,提及來,也算是左季高自取其辱——。
是以,發了一道電旨,嚴飭左宗棠不準擅發。這還罷了,壞的是另有一段警告的筆墨:“左宗棠到閩後,每於調人差委,未經奏明,輒行派往,殊屬非是。嗣後遇有效人撥款等事,務搶先行奏報,候旨遵行;不得再涉草率,致乾專擅之咎!”接著又有一道電旨,命左宗棠和楊昌浚,查明兩省藩庫,還剩多少?“迅奏候旨,不得草率撥用。”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明顯見得左宗棠的聖眷已衰。
~《》~第186節身後之名
用兵東洋,分南北兩路,在左宗棠想來,李鴻章以閩浙總督做南路軍統帥,本身身為遼寧巡撫,雖不是翰苑出身,但論及胸中所學,猶勝於他,是以,本身做一個北路軍統帥,總不會是很大的題目;不想朝廷選了朱洪章,令他好生不快:朱煥文一介武夫,曉得甚麼兵事了?於朝廷的政令,他還不敢過於有所妄議,並且很快的,朝廷派他接任李鴻章的遺缺,做了閩浙總督。
這一下天子想起來了,汗青中,左宗棠身後,朝廷給的諡號就是一個‘襄’字,“本朝諡文襄的,倒是些甚麼人啊?”他問說,“朕隻記得洪承疇與靳輔,靳輔有武功嗎?”
左李二人,一向是朋友仇家。多少年來明爭暗鬥,到了這年蒲月間日本悍然入侵台灣,終究到了算總帳的一天。
這道拳拳於老臣的溫諭,寄到福州,左宗棠神明已衰,無從感念聖恩了。延到七月二十七子時,一瞑不視,當時由福州將軍穆圖善、浙江、福建兩省的巡撫會銜出奏。奏摺慢,電報快,福建營務處電致北洋衙門,到第二天中午,京裡就獲得動靜了。
成果,不但‘撤職查辦’,竟是‘撤職查抄’。軍機處承旨,連發兩道‘廷寄,一道給劉銘傳:“劉璈撤職拿問,交劉銘傳派員妥為看管,聽候欽派大臣,到閩查辦。”劉璈在任所的資財,責成劉銘傳派廉乾委員,嚴刺探抄。一道是給湖南巡撫,張佩綸的第二位老丈人卞寶第,去抄劉璈在客籍的家。
左宗棠當然不能與曾國藩比肩,諡作文正,但與林則徐、文祥一樣,諡為‘文忠’,應當不算濫邀恩情。是以,由李鴻藻、寶鋆、閻敬銘會同選定的四個字,就有‘忠’字在內。
左宗棠當然要展開反擊,上奏攻訐劉銘傳棄基隆的詳細景象,指他喪師辱國之罪,過於徐延旭、唐炯。不想碰了個大釘子,所奉到的複旨是:“劉銘傳匆促赴台,兵單糧絀,雖失基隆,尚能勉支危局,功過自不相掩。該大臣輒謂其罪遠過徐延旭、唐炯實屬意存周內,擬於不倫。左宗棠著傳旨告誡,原折擲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