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第1頁/共3頁]
張昭說道:“想來是因見兗州亦有黃巾殘虐,故他不去兗州,而來我州。”
“許子將和劉正禮來了州中。”
自被公孫瓚擊敗後,青州黃巾斷了西入冀州、與黑山軍會師的門路,有的就近撤退到了青州的平原、濟南、樂安等郡,有的到了兗州的濟北等地,然因他們人數太多,戔戔數郡冇法養得起他們,是以,也有的撤得比較遠,到了北海和東萊。
與荀貞、孫堅、袁紹分歧,劉岱是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是有王命的,彆的,他的出身也高,名聲亦佳,並且還是當年討董的諸侯之一,以是,隻要有他在兗州一天,隻要他不可昏招,荀貞也好、袁紹也罷,或者張邈、曹操,便算都覬覦兗州這塊地盤,都不好明著動手去搶。
但是,從另一個方麵來看,如果行刺劉岱之事風聲泄漏,為彆人所知,則就必會引發兗州諸郡的“氣憤”,——這個“氣憤”不必然是真的,但畢竟是荀貞做錯了,等於是主動給彆人了一個藉口,那麼,必定就會倒黴於他以後對兗州動手,甚而,兗州會有人會以此為燈號,以“為劉岱報仇”為由頭,號令兗州各郡聯兵,來打他的徐州。
——
張昭把州府送來的文書奉給了荀貞,說道,“劉正禮不是為探友,而是與許子將一樣,也是為了避亂。”
正說話間,外邊吏員來報:張昭求見。
東萊是劉岱、劉繇兄弟的故鄉,屬青州,位在北海東邊,是青州最東邊的郡,三麵對海,西南邊和徐州的琅琊郡交界。
徐卓愈是奇特,於是便又說道:“劉公山現主兗州,劉正禮如為避亂,為何不去兗州,而卻來入我境?”
“兗州這邊的事兒大抵已然定下,剩下的隻要一些兵馬變更、進駐的事件了,卿可留於此,共同仲卿以及玄德諸君調和擺設。我明日就回州府。”
也是以故,張昭隻問了荀貞如何歡迎許劭,冇有問劉繇。
“不是。許子將直接去的州府,劉正禮去了淮浦。”
徐卓問道:“主公但是憂‘眾議’二字麼?”
荀貞心道:“他兩人一個在汝南,一個在東萊,如何湊到一起,同到我徐州了?”問道:“一起來的?”
荀貞接過文書,展開細看,卻本來:劉繇到淮浦的事情,是陳登的父親陳珪上報給州府的。劉繇和陳珪的友情不錯,他到了淮浦後,頭一個去見的就是陳珪,並且現就在陳家借住,他請陳珪給他物色一處院宅,說是因東萊的局麵越來越壞,他籌算搬家徐州,想要在淮浦長住。
從這個角度看,行刺之事又是不成為的。
荀貞沉吟稍頃,心道:“許子將不但昔日對我有‘佳譽’,並且名滿天下,月旦評流行一時,他今既然來了徐州投我,我自應以上禮相待。劉正禮雖不入州府,可我也不能置之不問。”因答覆張昭,說道:“許公既至,豈可勞他再來合鄉?我當歸州府與他歡見。劉正禮來了我州,不能讓他自置宅院,我親筆給他去信,他如願來郯縣,梧桐裡另有空宅,他如樂在淮浦,我令文謙為他置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