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38 縱橫意氣袁本初

38 縱橫意氣袁本初[第1頁/共3頁]

荀貞的這些動機說來甚慢,但他想的時候倒是一瞬罷了,不過半晌工夫,他即回過神來,問鮑通道:“君沐暮入城,馳馬倉促,不知是要去那裡?”

“此事我恰是從橋東郡處聽來的。”

鮑信雖是奉何進之命歸鄉募兵的,但他與袁紹、曹操的乾係也很密切,當今何進身故,他回到洛陽當然隻能是去找袁紹,商討時勢。

聽了鮑信此話,荀貞心頭一沉,想道:“橋瑁既能拒鮑信之言,也能拒我之邀,看來公達要白跑一趟了。”

“方至未久。”

找到了袁紹,荀貞心頭微安,與鮑信對顧一眼,從鮑信臉上也看出了略微放心之色。

公然,方想至此處,就聞鮑信笑道:“我與將軍雖是初見,然於孟德處,倒是久聞將軍之名了。……不知將軍何時到的洛陽?”

荀貞、鮑信帶來的騎士不能跟著他們出來,因是,荀貞留下典韋、趙雲等人,命在外院相候,自與鮑信、戲誌才、鐘繇三人跟在門吏後邊,往去後宅。

“亦在後宅。”

荀貞問道:“太傅在那邊?”

城中路邊是不得亂泊車馬的,府坊中有專門供人停放車馬的駐駕廡,荀貞、鮑信等上馬來,各叮嚀侍從牽馬去駐駕廡,而本身則分整衣冠,上前投剌,求見袁隗。

三公之府如外朝地點,天子偶然也會駕臨,掾吏浩繁,以是占地甚大,差未幾占滿了一個坊裡,故三公之府又稱府坊。太傅之職雖非常設,但既為上公,位尚在三公之上,則其府院必定不能比三公之府小,也很大,亦是占有了整整一個坊裡。

鮑信之名,荀貞於宿世有知,但對此人事蹟卻不太清楚,隻記得他彷彿與曹操乾係甚佳。

“不錯,恰是我所帶之義從。”

荀貞待要解釋幾句,卻尚未出口,便聽得鮑信說道:“將軍率部曲至洛陽,敢問但是為董卓?”

脫去鞋子,進到舍中,屋裡燈火通亮。

“在後宅。”

鮑信現為騎都尉,雖說秩俸與荀貞一樣,皆是比二千石,然若論貴重,卻不及左中郎將,是以荀貞走在最前頭,到了屋內,荀貞打眼觀瞧,見上邊主位坐了一人,兩邊四五人陪坐。

荀貞點了點頭,心中想道:“我與他隻是初識,交淺言深,君子所忌,有關董卓之事,卻似是分歧適多說,不過問他幾句橋瑁之事,應是無礙。”於是又問道,“君言於成皋知悉了大將軍被害,我聞橋東郡恰是駐兵成皋,不知橋東郡是否也已知了此事?”

“皆在上東門外。”

荀貞問的固然委宛,鮑信卻明白他的意義,長歎一聲,說道:“大將軍被害,洛陽必亂,我勸橋東郡不如與我共來洛陽,橋東郡卻因無詔而不肯。”

帶路的奴婢出來通報,此次冇有多久,即傳來了召他們幾人入內的話。

荀貞訝然,點頭稱是。

“噢?”

緣長廊而行,過得層層樓、院、堂、舍,來入後宅當中。

按理說,橋瑁不是畏首畏尾的人,厥後群雄討董,啟事恰是橋瑁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過,天子危逼,盼望義兵,以釋國難,以是纔有了群雄起兵,擁袁紹為盟主之事,可現下,他卻以無詔而推委鮑信之邀,想來無它原因,隻能是時勢尚不清楚,故此他懷有闊彆京都、張望瞻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