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第2頁/共7頁]
……
數百騎士所騎之馬皆為良馬,高七尺,俊美雄渾。前漢昭帝時曾頒禁令,禁高五尺九寸以上的馬出關。馬高八尺為龍,五尺九寸就是良馬了,七尺高的更不必說。江禽、陳褒等人所騎的馬高七尺者寥寥可數,便是荀貞的坐騎也隻要七尺高罷了,而這越騎營的騎士們所騎戰馬卻全數七尺高,又設備精美,雖隻七百餘騎士,持戟行來,龍馬精力,令人觀之便不覺目炫神迷,真是:“被光甲兮跨良馬,揮長戟兮彀強弩”。
孫堅說道:“看來賊兵是想合兵於昆陽,與我死戰啊。”
既然敵情冇有竄改,那麼作戰打算就不消變動。
朱儁說這話時,文太守、荀貞等都在一邊兒。聽到他說:“皇甫將軍奏請朝廷說益解黨禁”,荀貞心頭一跳,心道:“黨錮要解了?”他固然記得黨錮就是在黃巾之亂時解的,但此時獲得了肯定的動靜,仍不由甚是欣喜。這是個好動靜。
“如果如此就更輕易了。朱賊所率起碼萬餘人,萬餘人長途潛行尚可,長途難粉飾行跡,吾等可廣遣哨探沿河監督,隻要肯定了他渡河的位置就迎擊之。”
送走了李瓚,諸人回到寺中堂上,商討明天的出兵之事。
一個小帥問道:“朱賊所帶的北軍五校、三河騎士不成小覷。如果吾等主動出城迎擊,勝了固好,萬一敗瞭如何辦?”
越騎營設備精美,三河騎士雖不如之,然也不錯。
這晚半夜,朱儁帶部先走,出了巾車鄉,不打火把,人銜枚,馬銜鈴,摸黑向滍水東北行。
“取下父城後,休整一夜,次日便向昆陽進發。欲至昆陽,需求先渡滍水。荀掾,渡河時,你帶你本部人馬虛張陣容,假裝是主力,去昆陽對岸冒充渡河,我則率主力潛行至此處潛渡滍水。”朱儁看來是早有定計了,他指著昆陽東北十裡處,持續說道,“度過滍水後,賊若出城迎我,便與賊野戰,賊若龜縮不出,便圍城擊之!”
.T
全軍渡河後,荀貞帶著本部兩千人最後隨行。
“賊兵應是已知將軍來到,賊渠帥何曼分開了舞陽,領兵返回昆陽,與賊渠帥波才合兵一處。父城的賊兵昨夜也離了城,往昆陽方向去了。”
次日一早,全軍飽食渡河。
曹操在《軍策令》中提到“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當時雖正值戰亂,但也可見馬鎧之希少。
荀貞對這個馮姓的老者,不像朱儁隻是一味的憐憫,他半是憐憫,半是感覺他們咎由自取。他穿越至今十餘年了,在西鄉也待了有一兩年,很清楚這些豪族大姓平時是如何剝削逼迫費事百姓的。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承平”的時候,費事的百姓隻能冷靜忍耐,一旦他們再也忍耐不下去,揭竿而起,那麼這些豪族大姓的了局便可想而知了。波才、何曼縱兵搏鬥諸姓,此中固有襄城、郟兩縣的大姓幫忙荀貞取城的原因,但他們部下部眾對這些大姓豪強的切骨悔恨也是一個首要的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