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奔大寧朱棣巧借兵 留北平高熾智守城[第1頁/共5頁]
第二日,朱權便去大寧郊野為朱棣送行。朱棣、朱權騎馬並肩邊行邊談,轉眼便來到了大寧郊野,朱權說道:“四哥,靖難之事非常艱苦,望四哥好生保重。十七弟也忸捏,不能幫上四哥。”朱棣聽到此處,一把抓住朱權的手腕,“十七弟能幫四哥,此時恐怕隻要十七弟能幫四哥。”朱棣話音剛落,郊野伏兵四起,朱權軍隊叛變,朱權大驚失容,隻聽朱棣笑著說道:“十七弟,四哥若兵敗,不久以後建文便會廢你為庶人,不如借四哥些兵力,將來你我兄弟平分天下如何?”朱權轉頭一看,隻見王府妃妾與世子等人已皆被張玉、朱能等人擒住,見此情狀,朱權也隻能點頭承諾了,朱棣大喜,遂帶著朱權一家以及朱權的軍隊回師北平。
朱高熾見彰義門的城門已被砍破,倒吸了一口冷氣,從速派人構築城門。朱高熾焦心之間瞥見方纔北平軍民滅火之時所汲之水現在都已結成了冰,因而靈機一動,當即派全城軍民連夜將城牆打水灌濕,時價寒冬,滴水成冰,城中軍民不竭提水澆城,待一夜過後,北平城彷彿成了一座冰城。待朝廷軍第二日一早再來攻城之時,看著如琉璃般晶瑩剔透的冰牆,已無攀爬的能夠。就如許,朱高熾勝利守住了北平城。
朱權正擔憂朱棣長居大寧會招致朝廷不滿,遂與寧王妃商討:“四哥長居大寧,恐怕陛下會遷怒於本王。”寧王妃點點頭,“若得了與他共同謀反的罪名更是不妙。”朱權邊思考邊說著:“可如何開口趕他走?畢竟本王與他同父所生,建文削藩,本王與四哥但是同命相連的。”二人正說著,俄然聽聞朱棣在門外喊著:“十七弟,十七弟。”朱權與寧王妃起家之時,朱棣已走進房門,朱棣拱手對朱權說道:“十七弟接待四哥多日,四哥心中甚慰。”朱權忙說:“四哥說那裡話。”朱棣又回身對寧王妃說道:“四哥叨擾數日,弟妹這幾日也實在辛苦了。”寧王妃也趕快說道:“四哥過分客氣了,都是自家的兄弟,四哥前來,怎能不好生接待。”朱棣歎了口氣,“隻是四哥再居大寧,恐怕扳連了你們寧王府,四哥明日便回北平去了。”朱權聽聞朱棣要走,心中大喜,趕快說道:“四哥多保重,明日十七弟親身為四哥送行。”“還是你我兄弟嫡親,換作旁人,誰敢此時招四哥上門。”“四哥如此說便見外了,你我兄弟本就同心。”
曹國公李景隆被任命為大將軍,這日李景隆帥五十萬雄師在長江邊籌辦北上伐燕。俄然朱允炆穿戴武弁服,乘龍輦帶著鹵簿儀仗親來送行。隻聽朱允炆說道:“賜曹國公李景隆通天犀帶。”李景隆受寵若驚,趕快叩首謝恩,朱允炆走上前去,“朕還要將這斧鉞賜賚曹國公,有這斧鉞在手,曹國公可便宜行事,先斬後奏。”朱允炆說完,便將手中的斧鉞遞給李景隆,李景隆接過斧鉞,感激涕零,跪在地上不知說甚麼好。朱允炆扶起李景隆,“景隆表兄快請起,你與朕一同長大,當年我們在大本堂一同讀書的景象朕還記得,此次伐燕,全都仰仗景隆表兄了。”李景隆說道:“陛下大恩,臣冇齒難忘,不伐燕建功,臣無以報陛下。”朱允炆笑笑,隨後親身牽過來一匹馬,說道:“請景隆表兄上馬。”李景隆誠惶誠恐,“這如何使得,陛下怎可為微臣牽馬。”“如何使不得?景隆表兄是伐燕的功臣。這是皇爺爺在時,賜與朕的汗血寶馬,本日朕賜賚景隆表兄了。請景隆表兄上馬。”李景隆跨上戰馬,朱允炆揮了揮手,說道:“景隆表兄旗開得勝。”李景隆感激萬分,抱拳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經心極力。”說完,李景隆帶領五十萬雄師北上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