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盛世明王 - 十二、奔大寧朱棣巧借兵 留北平高熾智守城

十二、奔大寧朱棣巧借兵 留北平高熾智守城[第2頁/共5頁]

曹國公李景隆帶著五十萬雄師來征討朱棣,傳聞朱棣去救濟永平,李景隆大笑著對部將說道:“都言燕賊善戰,我看也不過如此,北平尚且危在朝夕,還去救濟永平,真是捨本求末。燕軍傾巢而出救濟永平,北平僅剩老弱婦孺萬餘眾,此時不取北平,更待何時?待本將軍攻陷北平,活捉燕賊,以報皇恩。”

朱權正擔憂朱棣長居大寧會招致朝廷不滿,遂與寧王妃商討:“四哥長居大寧,恐怕陛下會遷怒於本王。”寧王妃點點頭,“若得了與他共同謀反的罪名更是不妙。”朱權邊思考邊說著:“可如何開口趕他走?畢竟本王與他同父所生,建文削藩,本王與四哥但是同命相連的。”二人正說著,俄然聽聞朱棣在門外喊著:“十七弟,十七弟。”朱權與寧王妃起家之時,朱棣已走進房門,朱棣拱手對朱權說道:“十七弟接待四哥多日,四哥心中甚慰。”朱權忙說:“四哥說那裡話。”朱棣又回身對寧王妃說道:“四哥叨擾數日,弟妹這幾日也實在辛苦了。”寧王妃也趕快說道:“四哥過分客氣了,都是自家的兄弟,四哥前來,怎能不好生接待。”朱棣歎了口氣,“隻是四哥再居大寧,恐怕扳連了你們寧王府,四哥明日便回北平去了。”朱權聽聞朱棣要走,心中大喜,趕快說道:“四哥多保重,明日十七弟親身為四哥送行。”“還是你我兄弟嫡親,換作旁人,誰敢此時招四哥上門。”“四哥如此說便見外了,你我兄弟本就同心。”

就在朱棣大寧“借兵”之時,李景隆求勝心切,帶領軍隊一起直趨北平城下。世子朱高熾奉父王之命死守北平城,此時已是擺設結束。朱高熾為了燕王府一家的性命,為了父王的千秋基業,搏命保衛北平城,他親身登城批示,徐令儀、張清瑤乃將門之女,皆穿戎裝帶領北平婦孺登城把守,一時候,北平城內婦孺皆兵。李景隆幾次攻城皆被擊退,遂命兵士火燒城門,徐令儀、張清瑤率城中統統婦孺打水滅火。李景隆見火攻不成,便命雲梯攻城,高熾、令儀、清瑤又率城中軍民用木石猛砸爬上雲梯的朝廷軍士。

不一會,張玉、朱能、高熾、高煦等會合朱棣書房中,商討迎戰之策。朱高煦站起家來,“父王不必惶恐,五十萬雄師又如何?我燕軍久經戰陣,張玉、朱能將軍更是極善用兵。我們奮力拚殺,定能取勝。”朱棣並未理睬高煦,隻是沉默著思考,世人都在等著朱棣開口,此時燕山中保護千戶邱福快步走出去,“殿下。遼東總兵楊文,將軍吳高又出師攻打永平了。”朱棣聽邱福如此一說,臉上竟暴露一絲憂色,沉默了半晌的朱棣終究開了口:“那本王便率重兵去解永平之圍。”張玉趕快勸止:“殿下三思,李景隆五十萬雄師就要來到北平,我們勞師遠征,北上解永平之圍,再回師對抗李景隆必是人困馬乏,勞累不堪。這但是犯了用兵之大忌啊。”朱棣麵露淺笑,“我們留在北平整軍待戰李景隆又如何?李景隆有五十萬雄師,而我們現在隻要十餘萬人。戔戔十餘萬對抗朝廷五十萬雄師,能有多大勝算?”世人聽了朱棣的話都沉默了,朱棣起家緩緩走到了朱高熾麵前,說道:“高熾,朝廷派五十萬雄師來圍殲我北平,我北平這些兵力就算以死相拚也是徒勞,父王必須先解永平之圍,待解了永平之圍,再奧妙改道,去你十七叔那兒借兵,北平城就由你來死守,北平諸事,你與你母妃商討。牢記,隻宜死守,萬不成出戰。”“是,父王。十七叔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麾下又有朵顏三衛馬隊,若能借兵,便可對於朝廷五十萬雄師。借兵一事,父王可有掌控?”“建文早就防備著你十七叔了,為防備其他藩王應和,建文便召你十五叔與十七叔去南京,固然你十五叔回了南京,可你十七叔仍在大寧,建文便削了你十七叔的王府三保護。老十七多麼奪目之人,豈不知唇亡齒寒之理,我若兵敗,他也難逃被廢之災。你且守好北平,父王借到兵,便回師解北平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