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家”中國最後的貴族[第2頁/共4頁]
“五姓七家”的觀點在唐朝時的遍及流向,使得自魏晉而建立起來的唐朝士族實際上呈上升趨勢,特彆是自中唐開端,人們世家大族的看法進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間仍有著極深的鴻溝。“五姓七家”,“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為婚”,傲慢地停止著內部通婚,以保持崇高的血緣。如按北魏以來的傳統,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範陽盧氏世代為婚姻;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為婚姻;範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世代婚姻,隴西李氏與範陽盧氏世代婚姻,他們不屑與其他姓氏為婚。因而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歎:“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屬以韋、裴、柳、薛為成員的“關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瞻仰“五姓七家”,足可見其影響。貞觀中,太宗天子冇法忍耐世家大族的傲慢,說:“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於市賈,甚損民風,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鼎新。”當時,太宗多次收回包含利誘與氣憤的詰責:“吾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而人間又為何重之?!”因而,命重臣修《氏族誌》,但在初稿中,編修者疏忽皇室,而將“山東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為天下第一。後在太宗的乾預下,《氏族誌》舉高了皇室,對“山東士族”停止了壓抑,但卻冇獲得實際結果。
依唐時上麵諸姓之氣力與名譽,排名為京兆韋氏、河東裴氏、蘭陵蕭氏、京兆杜氏、弘農楊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
在唐時,次於“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韋氏(16位宰相)、河東裴氏(17位宰相)、河東柳氏(3位宰相)、河東薛氏(2位宰相)、弘農楊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個為“關中四姓”。而京兆韋氏更是“關隴個人”的首要核心成員;河東裴氏則是全部中國汗青上最聞名的家屬,“懿夫百家郡望,四姓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東晉南朝四大僑姓王、謝、袁、蕭中的一員,蘭陵蕭氏累世與隋唐皇室締姻,而成為“關隴個人”的首要成員,作為特彆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貫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視。
但不管是北魏時,還是唐朝時,天下士族,崔氏始終排在第一名,在北魏期間,於中國北方,獨一可於之對抗的是範陽盧氏,厥後的“崔、盧、鄭、王”、“崔、盧、李、鄭”、“崔、盧、李、鄭、王”、“崔、盧、王、謝”,都是崔、盧排在前兩位。而鄭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終在“四姓”與“五姓”以內,隻要王、李二姓在擺列中有竄改。綜觀“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譽與氣力,以5分為製: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趨勢,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降落趨勢,打4分(12位宰相);範陽盧氏呈中幅降落趨勢,打3分(9位宰相)。貧乏標杆人物與重臣;滎陽鄭氏呈中幅上升趨勢,打4分(13位宰相);隴西李氏呈持平趨勢,打4分(12位宰相);趙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趨勢,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降落趨勢,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時,雖在“五姓”,但作為郡望——“太原王氏”這幾個字的影響力有限,在團體上已大大次於崔、盧、鄭、李。啟事除了貧乏標杆人物與重臣外,另有自北魏時起就家風不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