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問鼎記 - 第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第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第1頁/共4頁]

曹殊雋頓時氣極:“鄭通判的意義是,鄙人不是青年才俊了?你還玉樹臨風,秋深了,樹葉全落了,光禿禿的丟臉死了。”

世人順著夏祥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名佝僂的白叟領著一個三四歲的孩童,正在荒涼一片的地步中尋覓食品。此處並冇有蒔植莊稼,雜草叢生,能有甚麼食品可供食用?不過是鳥兒掉落的麥粒或是難以下嚥的野果。

肖葭回身瞪了曹殊雋一眼:“曹郎君,你能不能安生幾分?你看鄭通判多有君子之風,淡然如風,安閒如鬆,哪像你,胡言亂語胡說八道。”

“不成,也不必。”夏祥卻笑著點頭回絕了連若涵的美意,他雙手背後,走下土丘,“如何妥當安設這些流民,本官已經有了對策。連娘子一番美意,能夠留待安設好流民以後,再做長遠籌算。”

曹姝璃臉微微一紅:“夏縣尊諷刺了。我自幼長在都城,不知人間痛苦,這一次出了都城,一起南下,纔算見地了百姓餬口之艱钜。有了……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儘,孤帆天涯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曹姝璃掩嘴而笑,她最體味曹殊雋不過了,曹殊雋脾氣善變則乖張,莫說是她,就連爹爹偶然也拿他冇有體例,也隻要夏郎君能夠隨便玩弄曹殊雋,倒也是怪了,曹殊雋就是對夏郎君言聽計從。

“不要急。”夏祥攔住了曹殊雋,指向了遠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能管得了一老一少,能管得少成千上萬個一老一少?”

“甚麼意義?你這是甚麼意義?”曹殊雋不乾了,“是說我和鄭通判都配不上肖娘子了?鄭通判,你來評評理,幔陀娘子非說我和你都配不上肖娘子。”

連若涵此話一出,世人皆大吃一驚。

連若涵和曹姝璃對視一眼,二人都心中微有慚愧和不安。肖葭所吟的是杜甫的一首《月》,天上月圓而人間的她一小我形單影隻非常孤單。二民氣下明白,肖葭熟諳夏祥在先,但夏祥卻和她隻要兄妹之情並無男女之意,她一時感慨也在所不免。

又一想,彆說曹殊雋了,就連她,不也是對夏郎君念念不忘?乃至爹爹在家中也經常提及夏郎君,說夏郎君胸有丘壑,安閒不迫,必成大器。不止爹爹,夏郎君還深得李鼎善的賞識、宋超度的承認以及景王、慶王的認同,如此年紀悄悄就名聞朝堂,還被星王視為親信大患,真是一個讓人喜好又讓人擔憂的郎君。

一萬兩銀子不是小數,一月一萬,一年下來就足有十二萬兩銀子,有些小縣一年的賦稅都不敷十萬兩銀子。

“為何是清理滹沱河淤泥之事?”連若涵不解加不滿,“不是說要設法安設流民麼?”

夏祥敲了曹殊雋的腦袋一下:“讓你拿十兩銀子,你非常樂意。讓你拿十萬兩銀子,你就肉疼了不是?如此心量,怎能普渡眾生,怎能白日飛昇?”

夏祥迴應了連若涵一個心領神會的笑容:“王維的這首《山中》寫的是暮秋初冬之時山中風景,有一種空靈沉寂之美。雖意境唯美而遼遠,卻彷彿和連娘籽實業興國的遠弘願向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