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鄉村少年 -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克欽邦,我來了!(下)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克欽邦,我來了!(下)[第3頁/共4頁]

彆的,從盈江可至緬甸的當帛、甘道延、曼千、洗帕河等地;從隴川有路可通八莫和密支那;從怒江州的貢山、福貢、瀘水等地有馱運路及小道可通緬甸北部邊疆的葡萄、孫布拉蚌、勞康、密支那等地。

除了克欽獨立軍把握的“第二特區”,克欽邦另有克欽新民主軍節製的“第一特區”。克欽新民主軍是1989年10月由緬甸**101軍離開緬共另立流派的武裝構造。現節製區約6000平方千米。

《紐約時報》稱,燕京當局對緬甸發作的這場戰役冇有做出正式的聲明,但是闡發人士說,中原官員但願看到戰役獲得處理,“因為這場軍事牴觸,在該地區做買賣的中原公司遭到很大影響,中原國明顯但願緬甸當局和本地的克欽族政權能夠達成和解,把地區生長做為優先任務。”

在第二次天下大戰中,百姓黨軍隊和北戰區司令部的麥瑞爾突擊隊對倭國三十全軍一部分停止了悠長的圍困和狠惡的戰役,終究,密支那被史迪威將軍帶領的盟軍霸占,史稱為密支那大捷。

克欽邦的首要經濟來源為農業,農業以稻米為主,有70%的可耕地,其他作物為高粱、玉米、甘蔗、油菜等。除農業外,首要的經濟來源是靠克欽邦出產的翡翠和柚木。翡翠漫衍於漢巴、龍欽等地,柚木則漫衍於八莫、密支那。

那以東的的昔董有兩條通道直通中原邊疆,一條從騰衝經高田、猴橋和昔董到密支那,從中原邊疆到密支那,全程約250千米;另一條經南甸、盈江和茅草地等地至緬甸的八莫,全程約225千米。這兩條通道從古到今均為中原和緬甸兩國的首要商道。

克欽邦被人們稱為“緬甸的北大門”,1948年緬甸獨立後,按照1947年的“彬龍集會”決定,緬甸當局正式將密支那和八莫兩個縣劃出,建立了克欽邦,邦首府在密支那。每年1月10日為邦慶日。

密支克欽邦,東、北兩麵同中原國雲南、西藏交界,西北與印度阿薩姆邦連接。大部分為山地,東、北兩側尤高。有枯門嶺等多條山脈南北直通,伊洛瓦底江和親敦江上源都在境內。雨量豐沛。住民大部分處置農業。蒔植稻、蔬菜、棉花、菸草和甘蔗等。多叢林,產柚木,並多竹林。礦產有寶石和次寶石多種,西部有虎魄料玉石礦等。有碾米、製糖、木料加工等產業。

克欽邦北部18世紀起曾為中原國國土,包含江心坡地區、坎底地區、胡康地區,但在1960年代,中華群眾共和國宣佈放棄該地區主權,故劃爲克欽邦國土。1962年呈現克欽獨立軍和克欽獨立構造,除了首要城鎮和鐵路沿線外,克欽獨立軍可說實際節製了克欽邦,對外貿易主如果私運玉和毒品到中原大陸。

內河航運首要通航河道為伊洛瓦底江,從密支那至八莫,全長169千米,河寬400至800米,大水期可通航小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