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再會故人詢天道[第1頁/共2頁]
於是,惠力孺子及諸家屬與大弟子俱發願言,修習大乘,誓無退轉,了諸法性,獲得邊底,無有掛礙,好處統統,並及後學,愛樂深法,達重玄理,一湛凝照,窮源儘空,悟解大乘,成無上道,到靈解山,究竟美滿,功德具足,證果有為。
我等徒眾無量劫,學小迷暗不能行。
天尊曰:非大乘也。大乘之道,離統統相,離統統行,離統統觀,離統統智,離空故意,離實在際,名為大乘。
諸法從心心證道,悟解倏忽忽神靈。
天尊曰:如是如是。統統眾生,生皆從一,平生無相。生既無相,心亦無相;心既無相,各種施為,造好作歹,皆是空寂,何好何惡?眾生愚闇,千思萬慮,不止一源;源既不止,諸行競受,善惡殊形,自招業對,於一相中受諸憂?。眾生懷惡,貪有所纏,不能了達;既不了達,積惡日深,冥冥長夜,何能識本?既本識本,離大慈源。源既闊彆,丟失父母。既失父母,兄弟怨憎,更相讎鬩,各種懷惡,心恒察察,不顧死生。惡業既成,無明障重,遂至煩惱。煩惱所牽,飄浪存亡,強生恩愛。恩愛著身,如魚失水,豈能得久?恩愛既集,罪業日臻,不久之間,業緣各至,隨分報對,受諸惡業,循環三界,出錯諸苦,遂成不同。
複次,山際孺子聞此願已,英勇精進,發弘誓心,學大乘道,修四大城,決五逆賊,除七惑鬼,殺七礙魔,刳無明障,刻三賊心,堅固不退,到靈解山,不生不滅,湛然常住,究竟清淨。
爾時,眾中忽有孺子,名曰金燈,從座而起;敢問天尊,如是光瑞,由何所起,因何而興?天尊形貌,雲何散滿法界?諸大眾等,有何人緣,神通而至?唯願天尊彆離為釋,令得悟解。
天尊曰:非大乘也。大乘之道,無離無無離,無行無無行,無觀無無觀,無空無無空,無真無無真,名為大乘。善男人,汝等徒眾聞此奧妙真藏大乘典範,宿緣有幸,得遇真經。汝等徒眾各發弘願,修行大乘,勿生懶惰。
爾時,大眾聞是語已,主動歡樂,得神通力,承道威光,以偈頌曰:
爾時,天尊見諸孺子發此願已,歎未曾有:我從昔來,見諸眾生,唯習小道,不信大乘,無發願者。汝諸孺子,甚為罕見。天尊於是分形散體,遍滿法界,一一毛孔放大光亮,照無邊底,儘虛空界,無極眾生,承道威光,不覺而去,俱到道前,安閒神力。
複告惠力孺子曰:眾生受業,可推求不?眾生心數,可推求不?眾生煩惱,可推求不?眾生業報,可推求不?眾生倒置,可推求不?眾生虛妄,可推求不?地水火風,可推求不?疇昔將來見在三世,可推求不?不也,大慈天尊所顯推問,實無所得,實有所得?
複次,寶明孺子聞說奧妙真藏大乘典範,發弘願心,講大乘法,誓度眾生,到擺脫處,成無上道。如是誓願,功德深遠,非可譬諭。
爾時,惠力孺子曰:不審非心觀心,滅統統心,是名至心;非身觀身,滅統統身,是名真身;如是等行,是大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