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呂軍師布南天陣 楊六使明下三關[第1頁/共3頁]
真宗看罷大驚,即遍示文武,無一人識得者。寇準奏曰:“臣視陣圖,內裡竄改必多。除是三關召回楊六使,可識此陣;其他邊帥,恐不能識。”帝允奏,遂遣使臣,徑赴三關,來見六使。宣讀聖旨畢。六使領旨,與諸將議曰:“既主上有旨,當得赴命。”因令陳林、柴敢守寨,自率嶽勝、孟良等二十二員批示使,統領全軍,離佳盜窟,赴京而行。此所謂明下三關也。君恩優渥,將帥威儀,較前兄妹私行,真有天淵之隔矣。有詩為證:
戰鼓頻撾勢若雪,東西南北陣門開。
六使歸軍中,與全節議曰:“此陣果是奇絕,小可亦不能測。”全節曰:“君若不識,彆人愈難懂矣。”六使曰:“可急遣人奏知,請禦駕親征。然後計議。”全節乃差人赴京奏知。真宗聞報,與群臣議日:“楊家不識其陣,必非小可,朕隻得禦駕親征。”八王奏曰:“此一回須用陛下監戰,方可勝利。”帝意遂決,竟下命寇準監國,大將軍呼延讚為保駕,八王為監軍,敕沿邊帥臣俱隨征聽調。旨令既下,諸將俱整備俟候不題。
呂智囊又令西夏國黃瓊女,以所領女兵,手執寶劍,按為太陰星。蕭撻懶率所部,各穿紅袍,按為太陽星。仍令黃瓊女赤身赤身,立於旗下,手執骷髏骨,遇敵軍大哭,按為月孛星之狀。耶律沙率所部巡查四方,按東西南北鬥,結為長蛇之勢。黃瓊女等各引兵漫衍。有詩為證:
青龍步地智謀深,百萬雄兵亦凜然。
呂智囊命令耶律呐選五千健僧,手執彌陀珠,按為西天雷音寺諸佛。另以五百和尚擺列擺佈,按為鐵羅漢,總居六十二天門之首,以吞仇敵威勢。耶律呐領命而行。有詩為證:
不是仙家親降世,定教中原兩平分。
對壘敵將若欲破,除是神仙法門來。
仙家擺作拿龍計,不想豪傑看破來。
哨馬報入王全節軍中,全節聽是楊六使到,不堪之喜,與李明等出營驅逐。六使上馬,與全節並肩入帳中坐定,二人各敘起居。全節曰:“遠因小可北征,不想番家於對壘排下步地,甚是奇絕。今得足下來此,想有定論。”六使曰:“主上以陣圖視之,小可一時難懂。還待出陣前觀視,看他竄改何如。”全節然其言,令具酒醴相待,夜靜乃散。
後居玄武藏機妙,敵國兵強不易通。
軍馬一起無詞,不日到京,六使以所部紮於城外。翌日,隨班朝見。真宗帝曰:“遠因北征帥將進番人排下步輿圖局,文武皆不能識。朕以卿太原將種,陣圖素熟,卿試看此為何陣?”六使承旨,接過陣圖視之,奏曰:“臣視此陣,必有傳授,番邦無人能排此陣者。須容臣親提士馬,臨敵境看視,方明其理。”帝允奏,賜六使金盃禦酒,即命起行。六使謝恩而退,即率所部,離汴京,望九龍穀進發。
玉皇駕以下星君,步地巍然智壓群。
萬戰叢中爭六合,乾軍隊裡定乾坤。
白虎交集步地雄,前排朱雀將台中。
卻說呂智囊取過陣圖一張,分付中營騎軍五千,離九龍穀一望之地,築起七十二座將台,每台令五千軍守之。彆的設立五壇,豎燈號,按青黃赤白黑之色;內開七十二路,來往通透。待築完整時,而後提調。騎軍得令前去,按陣圖築立。不數日,台壇俱已整齊,甚是完固,回報於呂智囊,親往巡查一遍。智囊擇定穀旦,命令諸將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