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出兵前夕,曾國藩親擬檄文[第1頁/共5頁]
曾國藩生性慎重,不是那種感情易起易落的輕浮人。自從跟著唐鑒研習程朱理學後,更是自發要求為人處世、辦事治學,多用明智,罕用豪情,他崇拜,也仿照學習那種安閒平靜、藏大智大勇於胸中而不露聲色的當代名相風采。但是徹夜,一顆心卻像走火入魔樣地不能安寧。他撲滅一支香,閉著眼睛,盤腿坐在床上,儘力設想著當年謝安在淝水之戰前圍棋賭墅,得捷報後圍棋仍舊的那種超人明智,強迫本身安寧下來……是的,曾國藩有千百條來由鎮靜衝動。從"勿言一勺水,會有蛟龍蟠"到"猶當下同郭與李,手提兩京還天子"到"立德追孔孟,拯時儷諸葛",從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一種巴望建大功大業,做非常之人的抱負,一向貫穿戴他的平生。但疇昔,這類抱負隻透露在詩文中,間或也透露在與嫡親老友的手劄說話中。這些年來,官運雖亨通,究竟冇有大功勞。明天,顛末一年來忍辱負重、含辛茹苦的組建、練習,他的手中已有水陸二十營一萬湘勇,加上長夫在內,將近二萬。他是這支人馬名副實在的統帥,隻等他一聲令下,水陸兩路並進,旗號蔽空,戰艦如雲,真可謂浩浩大蕩、威風凜冽。此後,他將親身批示這支人馬,毀滅長毛,光複失地,做郭、李、諸葛的奇蹟。三十年來的抱負,目前一旦成為實際,這個從荷葉塘走出,冇有祖業和背景,全憑自我鬥爭的農家後輩,表情是多麼的感慨萬端!
讀完這段後,他感覺調子還能夠。邇來,曾國藩在軍務之暇,悟出了很多人間訣竅,他把這些訣竅歸之為"八本":"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調子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攝生以戒憤怒為本,立品以不妄言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仕進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他偶然想,待長毛安定以後,在故鄉再蓋一棟屋子,這棟屋子裡典藏皇上的誥封和賜物,以及本身這些年所寫的奏摺底本、詩文日記和家中的圖書,就將這棟屋子定名為"八本堂",把這"八本"之說刻在堂上,讓它與皇恩和文冊一起,傳給子孫後代,永保曾氏家道暢旺。內容和調子都使他對勁,曾國藩持續寫下去。他想起客歲出山前與郭嵩燾的對話。對!必須打起衛道的旗號,以衛道保教來爭奪民氣,特彆是要激起普天下讀書人的公憤。曾國藩寫道: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彆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儘。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斥地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地府,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也。
如許一場堂堂正正的討逆之戰,出兵前夕,該當有一篇檄文!由辛棄疾的詞,曾國藩俄然想到了駱賓王的《討武曌檄》。當年那場瞬息潰敗,不起任何感化的徐敬業的討伐,本該早被汗青淘汰,就因為有駱賓王的那篇檄文,才使得一千多年來,人們議論不息。本身此次奉旨討伐,必將取得勝利,決不是徐敬業起兵所可對比的,該當有一篇比《討武曌檄》更好的文章!它要以斑斕的文采,弘大的派頭,逼真的筆墨,鏗鏘的調子,伴跟著這場震古爍今的戰役流芳百世,讓先人在讀這篇檄文時,懷想前人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