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藝篁館裡,曾國藩縱論天下人物[第2頁/共6頁]
"剋日戶部有一折,言減漕事,傳聞是王文韶所作。你熟諳此人嗎?" "冇見過。"
趙烈文著《能靜居日記》:"同治六年七月初五日,丙辰,睛。午後,滌師來久談,言芸仙在粵申明之劣……勸捐助餉……郭在粵東一概施之,常常詩書之家,橫納罟網,而又高自位置,不近情麵,所作所為,無不肆意。即如棄婦一事。婦始入門,其老妾命服相見,為婦室下首,而妾居上首,此豈知禮者所為"匕至粵官,與夫人、如夫人用綠轎三乘入署。第二日夫人大歸,第三日即下勒捐之令,持躬如此,為政如彼,官方安得不鼎沸?郭悍然不顧。""彆的另有郭筠仙。前幾年在粵與寄雲鬨得不成開交,衡情衡理,自是筠仙不對。暮年在都中,寄雲見筠仙之文采,便極欲納交,央我從中紹介。前任湘撫,又屢思延之入幕。比任粵督,廷寄問黃辛農可否勝粵撫之任,寄雲即疏劾黃及藩司文格,而保郭堪任粵撫,令兄堪任藩司。寄雲才具當然不如筠仙,但畢竟有德於筠仙,而筠仙與寄雲爭權,弄得督撫反麵。筠仙本身亦不檢點。先是棄錢氏夫人,後迎錢氏入門,其老妾命服相見。住房,夫人居下首,妾居上首,進撫署則與夫人、如夫人三乘綠呢大轎一齊抬入大門。你看,言論怎不鼎沸?而筠仙竟悍然不顧。""怪不得粵撫做不下去了。"這些妙聞,李鴻章聽得甚是有味。
"不過話要說返來,筠仙之才,海內罕見其匹,然其纔不在封疆重寄上。他才子氣重,不堪繁劇。他隻能出主張,獻戰略,運籌於帷幕當中。他對洋務極有觀點,來歲合適的時候,我擬保薦他出洋考覈一次,他的所見必然會比誌剛、斌春要深切很多。我觀他的氣色,決不是老於長沙城南書院的模樣,說不定暮年另有一番驚人之舉,從而達到他一肇奇蹟的顛峰。""我對這個同年多少有點體味,他最適合與洋人來往。客歲津案產生,舉國主張倔強,反對柔讓,筠仙力排眾議,痛斥不負任務的清議,真正難能寶貴。""是呀,他在這方麵的見地遠勝流俗,也賽過孟容。"曾國藩說,"彆的,劉印渠長厚謙下,心腸亦端方,機能下人,是有福之相。官秀峰城府甚深,與人訂交不誠,然止容身保位,尚無險陂。沈幼丹胸次窄狹而本領不小。楊厚庵不料病重得臥不起,他學問不敷,奇蹟怕就隻做到這一步了。黃翼升人極誠懇廉潔,但本領不及,長江海軍提督一職,此後碰到合適人再改換。丁日昌奪目無能,辦洋務是一把妙手,但操守方麵欠檢點,物議頗多。""關於丁日昌的群情我也傳聞過,天津有人罵他丁鬼子。此人有點像弟子,做事太不留後路。"李鴻章自嘲似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