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洞玄指略 - 第十三章:修真綱要

第十三章:修真綱要[第3頁/共5頁]

頌:

頌:

以此為法,修身養性,漸得於靜,聰明亦明,得此法者,性氣自凝,名為靈丹,五氣歸元,至於養元,元心元性,至於歸一,此乃靜養之法,涵養得一之綱領,是故,欲修真得一者,當法例六合,起居作息,當有節度,初學者無知,當尊法行,至於得法,能夠隨性,何故然哉?性已從真,隨真為行。

修真之人,師法六合,端方周遭,無執無失,始終以內,無有亂也,無輕無重,前後如一,因而存亡以內通達如一,此存亡若一,人間來去亦為一,已得於一,萬事皆畢矣。

歧途眾生本非邪,與真聖者來一處,邪若不邪即歸真,真若不真即入邪。

明達真偽者,於偽中得真。

諸法不為真,真在諸法存,

民氣當中,君臣之分,比方肉身精力,亦有君臣,其理一同,初修真者,雖暫不見君,而信心奉持君法,其身心諸臣天然安寧,比方六合風調雨順,萬物天然長生,若奉持修真法例,亦是如此,是故初學,當奉法而行,莫能夠臣心辯白而覺得是,因世人多已墮入臣奪君位之事,故初學者,當奉法行,莫自起心另成一法,尊道貴德,順天應人,自勝自明,乃為修真之初。

德行圓成破愚癡,統統智人不動地。

過往人間,眾生身心,皆順六合法例,是故寄心於品德,寄身於六合,無諸造作,而成聖賢,涵養完整,自成真仙,如是簡易之法,後代之人可見而學不能成,蓋以身心根器不達故,人之心德,漸以思路計算而龐大,因而後代乃有存思寄想之法,或觀或守,多從心性動手,直入底子,趣從上古。

無明亦無暗,無色亦無空,以無統統故,能含統統有。

修真即須用至心,一絲不真非全真,

以無等倫故,能生統統倫,或一或二三,統統皆同真。

心便是身身即心,心身隻在顯教門,

諸念不起處,名為靜定鄉,至於善行者,此靜亦粗淺。

頌:

心掛於一念,第二念不掛,二念尚不掛,何可掛萬念。

非識亦非心,心識亦非真,統統不離真,此真無等倫。

修真之人,不但需求養真,尚需明真知偽,是故修真者明達於真假而不墮真假,是故墮真偽兩邊、善惡兩邊、正邪兩邊者,皆不為修真,彼雖修法,不能成真。

此等不破正邪、不睬清濁、不裁善惡之法,此法不法,名之為法,實冇法也,唯修聖德,神明深行,不取統統法,以不取心而行法,行統統善法而得成此無善惡法,此法最易體味而最難修行,比方虛空甚易知見,而甚難行入,世人行在明暗以內,亦在虛空當中,獨不能離明暗而入虛空。

本已染毒重,身心有苦根,中毒本已苦,拔毒苦作樂。

應善涵養身心,重視飲食起居的作息,如許才氣有規律的餬口,六合因骨氣有度而能四時日夜變更,萬物得以生息,若六合的骨氣不能有度,四時日夜變更不有常,則萬物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