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說無始頌[第1頁/共5頁]
嬰兒本天真,漸次長成人,學染於知識,知識本無染,識心之情性,自生染著也,今息知識情性心,反見於天真表情,見此天真,複將情性,反還於天真,統統情識,天然天真。
――
莫作聰明,自發得是,心常自明,而意常自省,莫能夠些微所得覺得有知,覺得高上,心不居高,其德乃高,心不居邪,其性乃正,當善思念。
意根通達此身六根,因而眼耳鼻舌身,亦各成心識,於意根,亦有部屬認識,六種認識,和合於意境當中,因而此意生識作想,乃起愛憎,思惟生矣,遂棄底子,世人以此,久墮存亡,不能自已。
大家自故意,自心自有想,莫以汝自想,套入於貳心。
亦如人間人,貴賤或妍媸,身心相有彆,知識性無彆。
汝若學道行,但學道精純,若不欲全真,不必學道人。
靜中有定,定中有靜,動靜二物,相生不離,不該有知,以見無知也,所謂無知,乃真無之性,若知識心不退,則不能測知識之本源,不知此心之本。
功中有象,其功亦有相,功有景,其景亦有相,比方初靜定,於初定之境,另有無量數靜定氣象,或深或淺,或見白或見黑,當觀其想,若離自心而重視於相,則落幻景中,然亦不該怯懦於幻而驚駭,見幻知幻,見想知心,自處涵容,等觀統統。
――
――
若初學靜定,粗埋頭穩定,細靜身得安,微悄悄自觀。
――
即此初入靜定,便有無量定相不同,何況厥後,另有無窮量靜定,一一靜定,各個皆有無量定相,過往聖賢,不宣其事,蓋因初學者聖性不備,常易犯過,是故垂教方向,不說纖細,悶頭苦乾,僅此罷了。
自心是虛室,其身亦如然,精氣神化竅,身心一虛明。
複如三世者,過現及將來,皆自有當下,當下演三彆。
――
知識皆短淺,不如以意觀,觀照如虛空,一片靈自生。
比方入初定,不能教於人,汝尚未此,何敢言此情?
無過亦無善,離古亦離今,於此無染地,統統染變出。
無功亦無德,無道亦無真,如此上善法,皆因下劣心。
現在亦不是,現在已疇昔,當下無停止,以無始終故。
初學有過,理所當然,而過若大,則離正道,是故有戒,當得奉持,此是端方,可成周遭,周遭便是修行服從之相,若不種因,則無果得,若因非端方,則果非周遭。
徹夜達旦,不愛身軀,作息飲食,無有規律,餘甚愚笨,不自珍惜,願諸人能自保重,善養身心,莫如鄙陋之我,於此晨旦,精力恍忽,略有感慨,妄情儘情,不知所雲,感於意境,讚美為文,作名無始頌,丙申年三月廿九日記之。
知妄即真,妄淺亦真,真中有妄,妄中有真,真妄二事,名說罷了。
莫貪求道果,是怯賊罷了,動手草頭法,即了手歸去。
――
常當思己過,懺悔於古今,如是自省者,修道第一人。
如是甚深意,無上最第一,初定至滅定,層層可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