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9[第1頁/共6頁]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章
道隱知名。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不自是,故彰﹔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百姓皆注其耳目,賢人皆孩之。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為有為,則無不治。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實其腹,
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孰為此者。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是以賢人之治,
我無慾,而民自樸。」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處實在,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弱水千流《獨占》於晉城。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夷道若纇﹔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其次,侮之。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敦兮其若樸﹔
則攘臂而扔之。
何如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上德若穀﹔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希言天然。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風雅無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曠兮其若穀﹔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死之徒,十有三﹔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
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道常知名。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建德若偷﹔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弱其誌,
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