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9[第3頁/共5頁]
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其事好遠。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道常知名。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九章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地得一以寧﹔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是謂微明。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上善若水。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不自伐,故有功﹔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敦兮其若樸﹔
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故能成其私。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誠全而歸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不知常,妄作凶。
混兮其若濁﹔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八章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侯王得一覺得天下貞。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下德有為而有覺得。
樂與餌,過客止。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為有為,則無不治。
神無以靈,將恐歇﹔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知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是以賢人之治,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保此道者,不欲盈。
豫兮若冬涉川﹔
夫樂殺人者,則不成得誌於天下矣。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