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頁/共4頁]
且吾以是知天之愛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為日月星鬥,以昭道之,製爲四時春秋冬夏,以紀綱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長遂五穀麻絲,使民得而財利之;列為山川谿穀,播賦百事;以臨司民之善否,為王公侯伯,使之賞賢而罰暴;賊金木烏獸,處置乎五穀麻絲,覺得民衣食之財。自古及今,何嘗不有此也。今有人於此,罐若愛其子,極力單務以利之。其子長,而無報子求父,故天下之君子與謂之不仁不祥。今夫天兼天下而愛之,檄遂萬物以利之,若豪之末,非天之所為,而民得而利之,則可謂否矣。然獨無報夫天,而不知其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謂君子明細而不明大也。
#1君子#2天也,俄然不知以相做戒,此我以是知天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也。
但是天亦何欲何惡?天欲義而惡不義。但是率天下之百姓以處置於義,則我乃為天之所欲也。我為天之所欲,天亦為我所欲。但是何欲何惡?我欲福祿而惡禍祟。但是我率天下之百姓以處置於禍祟中也。
且夫天子之有天下也,辟之無以異乎國君諸侯之有四境以內也。今國君諸侯之有四境以內也,夫豈欲其臣國萬民之相為倒黴哉。今若處大國則攻小國,處大師則亂小家,欲以此求賞譽,終不成得,誅罰必至矣。夫天之有天下也,將無已異此。今若處大國攻小國,處多數則伐小都,欲以此求福祿於天,福祿終不得,而禍祟必至矣。然有所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則夫天亦且不為人之所欲,而為人之所不欲矣。人不#11所不欲者何也?曰:病疾祟也。若己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萬民以處置乎禍祟當中也。故古者聖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興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是以天之為寒熱也節,四時調,陰陽雨露也時,五穀熟,家畜遂,疾蕾戾疫凶饑則不至。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意不成不慎也。
但是何故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何故知其兼而明之?以其兼而有之。何故知其兼而有之?以其兼而食焉。何故知其兼而食焉?曰:四海以內,粒食之民,莫不物牛羊、豢犬負,潔為集盛酒醴,以祭奠於上帝鬼神。天有色#5人,何用弗愛也?且吾言殺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殺不辜者誰也?則人也。予之不祥者誰也?則天也。若以天為不愛天下之百姓,則何故以人與人相殺,而天子#6之不祥?此我以是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也。
曰:且夫義者,政也。無從下之政上,必從上之政下。是故庶人極力處置,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士政之。士極力處置,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將軍大夫政之。將軍大夫極力處置,未得次己而為政,有三公諸侯政之。三公諸侯極力聽治,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天子政之。天子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天政之。天子為政於三公、諸侯、士、庶人。天下之士君子,固明知天之為政於天子,天下百姓,未得之明知也。故昔三代聖正禹湯文武,欲以天之為政於天子,明說天下之百姓,故莫不縐牛羊,豢犬負,潔盛酒醴,以祭奠上帝鬼神,而求祈福於天。我何嘗聞天下之所求祈福於天子者也,我以是知天之為政於天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