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稻種[第3頁/共5頁]
北方兼併頗重,除開憑藉豪強之耕戶,很多農戶家中地步頗少,遇著年景不好,日子便要過不下去。除開施助,須得防著來歲天時亦不好,早早與這些個失土之民尋個好用飯去處,免得他們自往著府庫糧倉裡尋吃食。
戶部尚書眼睜睜看著一應賦稅撥出,日日往政事堂裡哭窮。一氣哭到玄月裡秋收,災情覈實了下來,北方好些處所減產總有兩、三成,差些雖不致顆粒無收,收成也隻要兩、三成罷了。九哥便命減租賦,李長澤生恐有處所官吏有中飽私囊者,乃選太門生隨禦史往北方各地巡查,以監督處所官員並采風,且遊說北人南遷屯墾。
李長澤稱是,且曰:“既有稻種,臣請馬上命人采買了來,漫衍南邊諸地,不必拘泥於屯田之所。若端的五十餘日便得,嶺南等地,或可一年三熟!便是平白多出很多地步來普通。”越說便越慷慨激昂。聽得諸人也覺奮發。
九哥細心一想,問道:“我記取南邊是有些小國,不過有咱數郡或一州大小,那般小處所兒,除開自吃,哪另有這很多節餘來?”
李長澤頭痛欲裂,不得已,丁瑋向九哥叨教:“何不請梁公等老臣來議?”
————————————————————————————————
淑太妃看眼裡,卻與孝湣太子妃道:“她兩個一南一北,如何能說到一處去?”這兩個於先帝時友情倒是平平,現在卻各因孤傲,又都有女兒要操心,因處境類似,反而好了起來。
九哥道:“我深思,與其比及春季裡顆粒無收,不若先兜攬人手,令先往居住。趁著氣候並不酷寒,不須與他們發放很多禦冬衣物,先往那處去造屋修路。到了春季裡也是要撥與賦稅賑災,現在也是分撥賦稅,晚做不如早做,免獲得時候兒人多,又手忙腳亂。”
九哥隻得依梁宿之議。
聽得政事堂一乾老臣不由莞爾。
九哥卻又細心,命取一鬥米來看,果與本朝常見稻米分歧。一麵命李長福細稟了這稻米之事,一麵又傳旨與他長兄東南道轉運使,命其偵知這稻米來源。本身卻袖了一捧米,宣了政事堂諸人來看。
卻說玉姐因與九哥數船糧米,自以做了一件大功德。九哥麵上也鬆很多,且與她說:“那是好稻種,比眼下各地種都好,得種此稻,國度財賦也要多很多哩。”玉姐聽了也非常歡樂,便即籌措,與九哥一道過個好年。
九哥然之,道:“可與諸公商討了。”當即便召政事堂諸人,並戶、工兩部尚書、太府寺卿等,公議移民屯田之事。
不想丁瑋卻冷聲道:“天暖少雪,我還擔憂來歲入成哩!”不幸丁瑋原也是個風采翩翩探花郎,自入政事堂,生生叫逼成個煞風景老農。
九哥複召梁宿、蘇正等人來議這移民之事,蘇正一力支撐朱震,梁宿道:“靳敏之言不無事理,水至清則無魚。昔三國時屯田,有耕牛是一種屯法,無耕牛又是一種屯法,前史可鑒。又,將這限墾畝數兒略放寬些兒,丁男至兩百畝,丁女至百五十畝——如何墾得了這很多田?總有些節餘,朝廷也便睜一眼閉一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