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綠營軍製及其變遷(轉)[第1頁/共5頁]
千總、把總、外委、分外外委 汛(哨、司)
綠營的平時批示體係以下:
參將、遊擊、都司、守備 營
駐所:保定江寧福州武昌蘭州成都廣州昆明奉天
軍銜
各省綠營分以鎮為最高計謀單位,以營最根基單位,以標加以辨彆,普通分為四種標兵:督標、撫標、提標、鎮標,另有一種軍標,是由駐防八旗兵將軍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直接統轄的為本標,其他為城守營和分防營。營以上設本級帶領構造--衙門。營以下分哨、司,哨司兩級體例是與城守營、分防營的汛地相連絡。普通來講一哨或一司的長官都領一汛,是以綠營防汛兵實際隻分營、汛兩級。汛雖是綠營的最基層單位,但並非是最小駐軍單位,有的汛因為汛地寬廣,在其下又設多少墩塘小汛或堆汛。本標駐地較為集合,普通同駐一個城鎮或要隘地區,城守營和分防營則駐地極其分離,分汛設防。如江南水陸提督部屬福山鎮下轄的吳淞營體例官兵不過一千一百餘人,卻分駐吳淞炮台、縣城以及三十五處汛地。湖南鎮篁鎮,體例兵士4107人,“漫衍汛塘六十七處,駐守碉卡關門哨台七百六十有九”,兵力之分離,不難想見。
參將:武職正三品官,直接統兵。如為總督、巡撫、提督辦理營務則稱為督標、撫標、提標中軍參將。天下共設參將一百七十七人,此中海軍參將二十二人。
因為宋明以來的重文抑武的政策,清王朝雖是以軍事起家,對武官非常正視,但是天下底定後,接收了宋明的汗青經曆,實施將兵分離,製止武將擁兵放肆。綠營兵士汲引為軍官時,不得在本營任職,守備以上軍官晉升後,不得在本單位任新職,不準兵士隨軍官變更。依躲避軌製,參將以上軍官不得在本省任職,都司以上必須在客籍五百裡外任職。
綠營的體例和配置都按照鎮戍需求而定。原則是“按道裡之遠近,計水陸之衝緩,因地設官,因官設兵,既聯犄角之援助,複資守禦之策應”, “皆量地形之險易,酌兵數之多寡”。是以天下除福建金門、海壇兩個海軍鎮以外,其他水陸各鎮體例都不不異。如山西大同鎮體例兵士18687人,而雲南永北鎮體例兵士隻要1953人;山西太原鎮城守營額定兵士1253人,而直隸宣化鎮君子堡營隻要五十人。體例固然不一,但每營官兵的體例數量、糧餉供應都是牢固的,非經總督、巡撫會同提督奏請兵部請旨批準,不能隨便更易,是以稱為經製兵。因為駐地分離,綠營兵中除督、撫、提、鎮的本標兵兵力集合、矯捷性強可堪國防軍之任外(綠營兵天下總兵力約莫是二千營擺佈,而本標兵不過三百營之數)。分汛防兵則更多的擔當差人或處所官府差役的職責。
提督:武職從一品官,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普通稱“軍門”,如電影《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兵提督丁汝昌就被稱為“丁軍門”。提督與總督、巡撫並稱為封疆大吏。提督職責為率領本標官兵及分防營汛,節製全省各鎮,校閱軍實,修治武備,考覈武職官弁。為各省綠營最高軍事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