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 中篇 冶鑄》譯文[第2頁/共9頁]
④蒲牢:傳說中的海獸,其吼聲甚大,故鑄於鐘上,以使鐘聲洪大。明朝覺得龍生之九子之一。
凡鑄鼎,唐虞之前不成考。惟禹鑄九鼎,則因九州貢賦壤則已成,入貢方物歲例已定,疏浚河道已通,《禹貢》業已成書。恐後代人君增賦重斂,後代侯國冒貢奇淫,後日治水之人不由其道,故鑄之於鼎①。不如冊本之易去,使有所遵循,不成移易,此九鼎所為鑄也。年代長遠,末學寡聞,如蠙珠、暨魚、狐狸、織皮之類,皆其描畫於鼎上者,或漫滅改形亦未可知,陋者遂覺得怪物②。故《春秋傳》有使知神奸、不逢魑魅之說也。此鼎入秦始亡③。而春秋時郜大鼎、莒二方鼎,皆其各國自造,即有描畫必失《禹貢》初旨。此但存名為古物,後代圖籍繁多,百倍上古,亦不複鑄鼎,特並誌之。
①首山之采,肇自軒轅:軒轅:黃帝。《史記.孝武本紀》:“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
③襄陽、盞口、大將軍、二將軍:明朝本土所造大炮,詳見(佳兵)篇。
凡釜既成後,試法以輕杖敲之,響聲如木者佳,聲有差響則鐵質未熟之故,他日易為破壞。海內叢林大處④,鑄有千僧鍋者,煮糜受米二石,此直癡物⑤也。
①日用司命係焉:平常所用,為人的生命所關。
【譯文】
附:鐵錢
凡鑄鏡,模用灰沙,銅用錫和(不消倭鉛①)。《考工記》亦雲:“金錫相半,渭之鑒、燧之劑②。”開麵成光,則水銀附體而成,非銅有光亮如許也。唐開元宮中鏡儘以白銀與銅平分鑄成,每口值銀數二者以此故。硃砂斑點乃金銀精華髮明(古爐有入金於內者)。我朝宣爐③亦緣某庫偶災,金銀雜銅錫化作一團,命以鑄爐(真者④錯現金色)。唐鏡、宣爐皆朝廷亂世物雲。
鼎
【註釋】
②鑒、燧之劑:鑒即照人之鏡,燧則為取火之鏡。劑:質料。
【註釋】
①魏博:唐末藩鎮有魏博節度使,治地點今河北南部大名縣。按鐵錢之鑄,始於漢公孫述,南朝梁時亦鑄,非起於唐也。
宋先生說:相傳上古黃帝期間已經開端在首山采銅鑄鼎,可見冶鑄的汗青真是淵源已久了。自從天下各地(九州)都進貢金屬銅給夏禹鑄成意味天下大權的九個大鼎以來,冶鑄技術也就日新月異地生長起來了。金屬本是從泥土中產生出來的,當它被鍛形成器物來供人利用時,它的形狀又跟泥土造的母模一個樣。這恰是所謂“以土為母”,“母模型肖”。鑄件當中有精有粗,有大有小,感化各不不異。君且看:鈍拙的能夠用來舂東西,鋒利的能夠用來耕地,薄壁的能夠用來燒水煮食而使官方百姓人丁暢旺,空腔的能夠用來振盪氛圍而使聲波振盪,美好的樂章得以悠然響起。仁慈虔誠的信徒們摹擬仙界神佛之形狀為人間造出了精美逼真的偶像,心靈手巧的工匠抓住天上玉輪的模糊表麵而造出了天下到處暢通的貨幣。諸如此類,任憑人們屈指頭、唱籌馬,又那裡能夠說得完呢?簡而言之,這些東西純靠人力是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