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頁/共5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dùn)兮!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儼兮其若客;

六合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知此二者亦稽(jī)式。

埏(shān)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老子泥像

是以賢人整天行不離輜重,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又稱《品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的《品德經》是中國汗青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老子的《品德經》也是道家哲學思惟的首要來源。老子的哲學思惟和由他創建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當代思惟文明的生長作出了首要進獻,並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惟文明的生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惟史上有著首要的職位,老子的思惟影響了厥後全部中國哲學史的生長。《品德經》、《易經》和《論語》被以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惟钜著。

曠兮其若穀;

第三章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複歸於無極。

傫(lěi)傫(lěi)兮,若無所歸。

五音令人耳聾;

是謂襲明。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品德經》提出了“有為而治”的主張,成為中國汗青上某些朝代(如西漢初)(唐朝)的治國方略。這類思惟在經濟上能夠減緩群眾的一些壓力,對初期中國的穩定起到過必然感化。汗青上《品德經》注者如雲,乃至有幾位天子都為其作注。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譯《品德經》為梵文,傳入東天竺;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親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請《老子經》及老子“天尊像”返國,對日本社會生長產生過影響。《品德經》本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漢末張陵創五鬥米道,奉老子為教祖,尊稱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悔道徒,創建了玄門,並作《老子想爾注》以宗教的觀點解釋《老子五千文》,自此成為玄門的根基典範。

三十輻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自見者不明;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四章

是以賢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故大製不割。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